首页 > 新闻中心 > 服务支持<

服务支持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分布式架构及功能流程
时间:2021-05-08

1.数据要求

中试控股详细讲解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数据流向及监测模式。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分布式能源接入中增加动态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同步、数据辨识、数据分析和数据实时贮存等环节,实现对站内数据动态监测与分析评估及对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实时跟踪。变电站数据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变电站数据处理流程
图1:变电站数据处理流程

站内测量装置采用高速采样技术,将电网运行数据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存储到嵌入式控制单元并传送至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计算出电网运行参数:电流、电压、频率、相位、功率因数等。信息采集装置同时采集变电站环境参量,如温度、湿度等,汇集到站内监控系统或调度主站,通过网页实时显示电网及环境运行工况和电参量动态波形。

分布式能源兼具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在对智能变电站的数据规划上,应该约定数据属性,如调控(调度)数据、在线监测数据、同步相量数据、电能量数据、辅助监控数据和生产管理数据等的存储方式、实时性及数据精度,以满足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数据属性约定如表1所示。




数据类型 存储格式 数据精度 实时性
电网运行监视SCADA数据 准实时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存贮 电压、电流为0.5% 10秒级
保护时间、告警、分析结果 关系数据库存贮 电压、电流为0.5% 毫秒级
同步相量 时间序列数据库存贮 - 10毫秒级
状态监测数据、辅助系统监测数据 关系数据库存贮 电压、电流为0.2%,功率0.5%,频率0.3% 小时级
电能量计量数据 关系数据库存贮 0.2% 分钟级
故障简报文件 文件格式存贮 - -
故障分析报告 文件格式存贮 - -
故障波形文件 文件格式存贮 - 毫秒级
视频数据 文件格式存贮(压缩存贮) - -
模型、图形 文件格式存贮 - -



2.微网核心算法

中试控股详细讲解微电网是以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以分散型资源或小型电站为主,结合终端用户电能质量管理,采用能源梯级利用技术而形成的小型化、分散式电源和负荷一体化功能网络。微网运行时,可通过公共耦合点接入电网;当电网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公共耦合点与公共电网切断,自动切换到孤岛运行模式,借助微网的灵活特点实现DER的无缝接入。

 

微网基本结构
图2:微网基本结构

 

微网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电力系统被假定为几条馈线和负载的径向集合系统。径向系统通过分离装置(通常是静态开关,称为公共耦合点)连接到分配系统,每条馈线都包括断路器和潮流控制器,用于监视和控制负载。   

分布式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和难准确预测等问题可以通过并网与保护技术、储能与通信技术等微网核心算法来解决。   

(1)并网与保护技术

可再生能源受地域和气候影响较大,属于随动能源,若直接并入电网势必影响电力系统的电能品质,导致电网波动、谐波污染等问题。若将DER与微网组合再与公网连接,削弱其对公网的冲击。在DER借助微网并入电网前,要求公共耦合点电压、频率和相角与公网近似相同,实现柔性并网、减小瞬态冲击。微网可向电网提供保护电网系统的参数配置,提供公共耦合点连接状态、无功、相角和频率等实时数据,时刻监控DER并网状态,动态评估DER通过微网并入电网的运行趋势。微网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要优于分布式能源,提高微网渗透率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平均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为确保微网稳定运行,完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监测机制,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精度,实现电网故障智能预警、微网保护及故障迅速定位、隔离和恢复等。将静态开关置于公共耦合点,在公网发生故障或电网检修时,静态开关会自动将微网切换到孤岛模式,根据状态监测信息判断自动恢复与公网的连接指令。

(2)储能与通信技术

通过增加储能装置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随动性问题。储能装置备用容量的选择和使用方式是解决该技术问题的关键。当微网运行在孤岛模式时,需要考虑储能装置能否在合理时间内维持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平衡。因此,需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精确预测、对运行工况可靠建模,科学评估储能装置的容量及正确模拟储能装置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才能合理调控可再生能源发电品质。

AC/DC混合微网结构如图3所示,微网中储能装置可以实现DER酌分类储能,减少储能系统中复杂的流环节,可同时为交直流负载供电,并网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可靠,降低成本、实用性强。

 

SC/DC混合微网结构

图3:AC/DC混合微网结构

 

借助威望储能技术可提高DER发电机并网性能,平滑负荷,减少电能损耗,提离电能利用率,如削峰填谷、降低电磁干扰;利用微网的电力电子装置进行无功补偿,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优化电网配置,提高经济性。

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采集系统的并网和储能信息,在微网设备间建立高速、实时的通信链路,实现微网运行信息的交互,提高系统信息处理能力。

3.主站—厂站分布式架构设计

将分布式能源直接接入电网会对电网产生冲击,如果通过微网技术将DER接入电网,并在并网前完成电能质量评估和谐波抑制等工作,可对变电站内电能质量和电能量的影响降至低。利用站内过程层的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完成DER电能量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将原始数据储存在静态数据库中,静态数据库中还包括电网监视、设备运行、环境监测等公共信息,经过变电站分布式状态估计及谐波处理等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提纯”,结果传至实时数据库,在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辨识,获得“高精度、低冗余度”数据,供调度主站进行统一分类和调度。变电站——调度主站应用功能分布式架构如图4所示。

变电站应用功能分布式结构
图4:变电站应用功能分布式架构

基于DER接入的广域分布式应用架构,利用微电网的反孤岛和低频保护技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过程和电能品质(质量和容量)进行建模,确定储能装置容量,以及储能装置运行方式和运行时间,减轻DER并网对电网的冲击,降低并网电能的波动。采用ATT7022E三相电能计量芯片,利用FFI-算法、同步采样、ADC采样等技术对分布式发电过程进行跟踪和监测,引入谐波动态补偿技术,提高发电和并网质量。

广域分布式应用架构可将DER接入业务下放至变电站,通过业务应用与平台的解耦,提高站级业务平台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促进智能电站新业务的融合。



 

 

 

 

 

 

 

 

销售热线

  • 400-046-199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 销售热线:027-83621138
  • 售后专线:027-83982728
  • 在线QQ咨询: 149650365      
  • 联系我们

 

增值服务

  • 三年质保,一年包换,三个月试用

 

 

 

 


 

版权所有:湖北中试高测电气控股有限公司 1999 鄂TCP备9912007755号